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七百二十二章 朱高炽的批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二章 朱高炽的批评(1 / 7)

洪熙四年。

七月。

吏部拟出了一批名单,经过内阁的商讨,最后呈交到了朱高炽手里,除了内地的官员升迁与调动外,主要是海外各地的变动。

渤尼都司,吕宋都司等地,因为当地文化落后,充满了部落的模式,而且从古至今比较封闭,所以非常的落后,这些地区不像中西亚地区。

所以明军在当地的驻扎,战争规模很低,应该算成治安战,因此没有施行都督制,最高军事长官为总兵,渤尼都司有三位总兵。

军事上的安排主要是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文官的选拔以委派巡抚为主,最高为经略。

渤尼经略负责大方向,各地的巡抚负责地方治理,吕宋都司也是如此,如今加上绝岛都司,绝岛都司随着今年来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朝廷的重视。

然后是北天竺五省。

因为北天竺部分地区并不稳定,所以仍然施行总督与都督制,以军事为重,包括对底里人的拉拢和打压,当初投靠大明的马哈木,随着势力的膨胀开始了抵抗大明。

经过任礼的打击,此人已经死了,当下底里人威望最高的是额尔德尼,比较起马哈木,此人非常的识趣,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态度。

朱高炽翻阅了名单,看了一些官员的简历,基本上都是符合章程,任期内的考核评价多是优。

“随着我大明疆土的增加,对于边地和海外的治理仍然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常言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难。”朱高炽感叹道。

杨士奇、解缙、黄淮、黄福等人恭敬的等候皇帝陛下的旨意。

解缙在历史上已经死了,如今仍然活着,还成为了内阁次辅,位高权重,如今的内阁可不是历史上明朝的内阁,虽然实权很重,但是级别却低,名不正言不顺。

黄福治理交趾有功,从布政使升任高丽总督,如今回到国内担任工部尚书,虽然是朝廷大员,但离入阁还差一步。

各部尚书属于棋子的头头,那么内阁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