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六百八十六章 朱瞻基的稚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六章 朱瞻基的稚嫩(1 / 8)

与父亲的出巡路线不同,如果朱高炽是先北再南,那么朱瞻基是先南后北,在南方沿海地区,竟然看到了规模不下于京城的造船厂。

军工行业的利润无法令人无视,特别是大明当下的军工体系,吸纳了不少民间商行,许多商行的目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几名军工联合办的老朋友,火药商人吴文华,燧石商人龚泽等竟然在广东,他们特意来此等候太孙。

朱瞻基接见了他们。

这些商人提出新的制造思路,“大明当下最新式的铁甲战舰,国内建造一艘的成本需要十万元,如果改成别的方式,我们有信心把成本压缩到五万以内,甚至三万元以内。”

铁甲战舰还没有在海军普及,而且也不是全部用钢铁建造,只不过在甲板上铺设了一层厚厚的铁板,以及外部包裹了一层钢铁,主要的材料包括龙骨仍然采用的上好木材。

朱瞻基听到商人们可以把成本压缩到这么低,立马来了兴趣,他可是知道未来海军建设的方向,铁甲战舰将会成为主流。

等大明海军使用铁甲战舰之后,传统的战船对新式战舰最大的威胁——火攻,将会彻底失去作用,到时候大明海军无敌手,几艘铁甲战舰就可以消灭成群的战船,这对于大明在海外的控制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军工联合办监督,把制造的权利下放给我们商行,我们只需要按照军工联合办提供的资本,按期交付约定好的军备即可。”

“如果朝廷允许的话,包括新式战舰,以五万元之约定,我们如期交付,军工联合办只需要检查战舰是否合格,如此可以尽快普及我大明海军的铁甲战舰,包括其余的军备也是如此。”

听到商人们的介绍,朱瞻基有些心动,不过如此重要的事情,朱瞻基还是明白,以他的身份不可以轻易表态,所以没有当场回答商人们。

但是商人们通过太孙的表现,看到了希望,于是加大了说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