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五百二十章 朱棣的野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章 朱棣的野望(1 / 6)

“北平行省人口四百一十二万,洪武三十一年自然人口增长率为百分之二点七五,也就是增加了十一万三千余人。”

自然人口增长率,是指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后,经过换算得出的增长率。

也就是说,洪武三十一年,北平行省不是出生了十一万三千余新生儿,而是减去死亡人数后,增加了十一万三千余人。

朱高炽忍不住皱起眉头。

北平行省工业化发展程度高,所以人口统计难度较低,而南方各省统计成本高,难度大。

至于辽东人口增长,那已经不是自然增长率,是特定环境下,特定手段的产物。

百分之二点七五的增长率太恐怖了。

其实在永乐时期,大明的人口就已经开始了暴增,才有了卫所制度松垮的苗头。

到了朱瞻基时期,大明的人口已经追上了土地的负荷,乃至湖广大开发,才又让国家稳定了下来。

其实道理很简单,视而不见就觉得很高深。

一户人家,二十年就可以变为三五户人家。西方近代化社会,一家子生五六个孩子,被他们的学者引为骄傲。

可中国古代,只要在稳定和大一统的环境中,一家生好几个孩子算什么稀奇?

西方近代的工业发展的确突飞猛进,超过了中华文明,但农业方面可没有,只能说追平。

所以西方大惊小怪,把一家生五六七八个孩子当做自豪的事情,可中国的百姓早已经习惯了。

可事物的两面性。

正如后世学者的研究,中国大一统环境,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人口爆发速度太快了。

什么叫历史的周期?

从五谷开始,刚刚进入盛世后,不要两代人,盛世就出现问题了,问题没那么复杂,就是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土地。

犹如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