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四百二十一章 优势在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一章 优势在我(1 / 6)

北境夏收。

战事停!

最新式农具制作了出来,立马获得了推广。

宋朝发明的推镰,因为发明的时间晚,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就亡国了,最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只在元前期,汉先民留下了文字记载。

中华重工通过些许的文字记载,重新把推镰车制作了出来,并且进行了改进。

大宁南部。

卫所集中开垦出来的麦田,平原上的军户们,用口令驱势耕牛。

耕牛在推镰车的后面。

推镰车的车柄,和牛颈的曲木固定起来,靠着耕牛的力气推动推镰车。

推镰车的前面,是九尺长的一段横木,装有锋利的平扩镰刀。

快速的推进下,成片的麦田被收割,切断的麦穗倒向木杖,进入了两旁悬挂的车箱里。

因为方向和切口的原因,靠着惯性倒入一个方向,等车厢里的麦穗装满后,百姓可以直接一捆捆的绑起来。

一户人家靠着一头耕牛和一辆推镰车,一天可以收割收割麦穗十亩以上。

这是技术司制作出古人的三脚耧车,优化成七脚耧车的技术人员,又一项复古的技术。

而西方要在十九世纪才发明出收割的机器,中国比西方提早发明了整整七个世纪。

技术报。

“夏商石镰、蚌镰、铜镰、石铲、骨铲、石锄等。”

“春秋铁镰、铜锤、铜镰、铁铲、铁锄、铁锸、铁钁等。”

“秦汉镰刀、铁钁、铁锸、铁铲、扇车、水碓等。”

“唐宋四齿铁杷、铁锄、长镰,麦钐、麦绰、麦笼、耧车、推镰、打麦车、脱谷车、曲柄风扇车等。”

“我之先民一代接一代的奋进发展,正是我大中华文明之光,屹立于世界中央。”

“我大明解救中华,聚万民之心,复唐宋文明,先后重现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