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书人在学校的迷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书人在学校的迷茫(1 / 6)

同一天的傍晚。

北平城外的棚户区。

点亮的油灯,让简易房屋显得昏暗。

方桌上有一盘花生,一盘豆角,一盘冬瓜肉汤,一盘酱菜,几个老汉喝着小酒。

远处的北平城,东边的天空显出各种颜色。

不夜城啊。

那里只街道上的灯光都要比这棚户里要明亮不少,更不用说犹如白昼的各个酒楼。

在城内的河道,一艘艘挂着灯笼的游船缓缓的流动,两岸上人来人往。

有唱戏的,有卖各色小吃的,有说书的,有耍杂技的,有讲三国的,也有讲新话本的。

还有把竹蜻蜓飞到天上,吸引了许多孩童的摊子。

用糖捏着各色神话人物。

……

官府管的越来越少,民间的活力越来越强。

但是街道上仍然有不少穿着差服的差人。

原来向官府服役的差役,不但需要自带干粮,还要免费干活,现在不同了,他们有了补贴。

那些长期差役自然是不同的,他们的位置普通人买都买不到,但更多的普通差役是痛苦的。

现在他们有了钱挣,并不因为要到街上巡逻而感到多事。

不过城市里的热闹,毕竟只属于少部分人。

棚户区的人们,多在为生存忙碌,平日里没有闲工夫去城中游玩,只有节日中,才会一家老小去城里花销。

“你真决定不去下水了?”

下水村原本是很普通的村子。

有下水村,必然就有上水村,因为是大兴和北平铁道的途径地,成为了团建房所在地区。

几处团建房区都在类似的地段。

“已经决定了,明天就去别人的作坊干活。”那老汉说道。

他们的交谈有山东口音。

“我们都是一个地方来的,这么大的事,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