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厂抵全大明的产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厂抵全大明的产能(1 / 5)

技术报

“宋朝时战争接连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

“兵器研制者和统兵将领已经根据炼丹术士在炼丹制药中的火药配方,配制成最初的军用火药,出现了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把火药作为纵火剂而达到军事目的的武器-火器,开创了战争史中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

大兴县以东,中华重工再次开设了新厂,工程部派了上千号工人在此地动工。

铁道工程部的技术人员,来此地探测,会在此地修建一段铁道。蒸汽机工厂的技术人员,也在此地画量,会根据新工厂的要求,制定符合要求的蒸汽机出来。

新的蒸汽机的安装位置,使用方法以及需要的环境,都需要双方的协商。

现在开设新厂的制度和规模,和以前发生了变化。

在中华重工体系下,有多方人员的参与。

例如原料的采购,工艺的生产模式,新技术的运用,粮票制度的引进。

而军工复合厂还要承担卫所的部分职能,情况要更复杂。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朱高炽根据形势需要,以及借鉴后世的分工模式,设立了诸多的部门,就是为此发挥作用。

许多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素养虽然比不上后世,但在当下的世界,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模式,吊打整个时代。

对火器的认知,朱高炽可以说超越所有人。

在大明初期,因为战争的需要,火器发展迅速,火铳制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增加了品种和数量,改进了结构,提高了质量。

与此同时,又将诸多初级火铳加以规范统一,根据实战的需要,发展成大、中、小三种类型,对应手铳、碗口铳、大型铳炮在内的洪武系列火铳。

火铳由军器局和兵仗局专造。

铳身刻有铭文,记录造铳的地点和单位、监造官员的职务和姓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