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兴乐县农具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兴乐县农具厂(1 / 5)

保定府的马车没有空回北平。

等了两天。

从南方运粮的铁道马车,在保定府换了车厢,北平的铁道马车拖着粮食去往密云。

李伯升仔细看了双方的运转过程。

为了支持北境的发展,朝廷施行开中法,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北方,提供北方的军户发展。

正是靠着开中法,让大量从南方迁移到北平的卫所,有利支撑了从无到有阶段中的这个空档。

燕山六卫,几万户军户,一二十万口人,只需要的口粮,一年就是六十万石口粮,两年就是一百多万石,加上牲畜需要的豆料,一年高达百万石。

二十余年,北平行省,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

从零到数百卫,移民数百万乃至千万人口,需要的粮食更是无法计算。

虽然自身也在开荒屯田,但是发展速度跟不上每年卫所的增加。

例如燕山六卫,变成二十余卫,然后又开平诸位,大宁诸卫,辽东诸卫。

可以说二十余年中,扩张从来没有止步,也就始终离不开对南方粮食,布匹,各类物资的需求,皆由朝廷供应。

朝廷力有未逮,所以有了开中法。

以盐引之利,诱惑商人们运送粮食到北境诸卫,然后商人们再换取盐引。

这些南方运送粮食到北方的商人,很快被更加省钱的运输方式吸引,成为了铁道运输的大客户之一。

无数的粮食,布匹通过铁道运输到边境诸卫,让军事得以扩张,得以深入大漠。

如果这个战略没有中断,当稳固了开平诸卫,大宁诸卫,继续往北分封诸王,继续迁移卫所。

就像当初把北平不少的卫所,往北抽调迁移的开平诸卫,大宁诸卫,如此循环下去,有些类似蒙古扩张的做法。

“南方的商人们,原本是领着单据,直接和官府换盐引,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