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都市言情>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历史自有天意 (万字更,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历史自有天意 (万字更,求月票!)(1 / 18)

1990年。

经过长达五年的狂飙猛进,在日经指数达到了历史巅峰的38915点后,1990年1月12日,筹备了整整五年的漂亮国终于使出了杀手锏。

纽约交易所在这一天突然出现了一种叫“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这一全新的金融产品,高盛公司从脚盆鸡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权期证被转卖给了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了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

该权证立刻在美国大卖,大量漂亮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

日经指数认沽权证上市不到一个月,日股就陷入全面崩塌,一溃千里……

脚盆鸡的银行业、保险业一时间尸横遍野,并最终波及到制造业。

整个日本,似乎距离陆沉只有一步之遥……

港岛,中环。

大唐大厦。

“六十年代,光刻机主要以接触-渐进式为主,以及遮蔽式光刻技术。这种原始的光刻机统称为mask aligner,即掩模对准仪。本质上,是一台大型紫外灯。光刻时要把掩模板对准并紧贴硅片,不仅容易在硅片的光刻胶涂层上留下缺陷,导致光刻良率低下,生产一批芯片的合格率往往只有百分之十,同时光刻胶以及浮沉微粒也容易对昂贵的光掩模造成损害。每做十几次光刻,就得更换新的掩模板,生产成本巨大。”

“七十年代,美国pe公司投影式光刻技术的研发成功,使得划时代的micralign 100诞生。这台光刻机利用两片同轴球面镜把光掩模上的图像经过三次反射投射在硅片上,这种对称又简洁的线路设计,可以在保留精度的情况下,彻底分开掩模板和硅片,使光刻良率暴涨到百分之七十,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红白机和个人电脑,因此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七十年代末,另一家美国公司gca,这个pe出现前的前光刻机霸主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