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22(1 / 5)

转眼到了春天,山藤汽车厂和宏达制药厂相继开工,高新区很久没这么热闹了。如同惊蛰后的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冰冷土地,也唤醒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为激动的应该属周边居住的村民了,工厂能建起来意味着将来能就业,殊不知,这两家企业都是高尖端企业,对用工的条件十分苛刻。

按照正常程序,一系列繁琐手续走下来,这两家企业动工要到明年了。但省里考虑到实际情况,可以放款条件同时铺开。这种现象在全国都较为普遍,并不稀奇。

另外,管委会也没闲着。按照整体规划,两个厂区要配套道路、公园等附属设施。考虑到厂区较大,还计划在周围配套建设几栋商业楼,这几项工程落到城投公司头上。

至于资金,市财政下拨了3000万元,又增加了1000万元的扶贫款,省财政还额外拨了20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资金,一下子增加了6000多万元上拨款,但放到整个高新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不管怎么样,看到两个企业动工兴建,陆一伟心里颇为激动。高新区以前的土地是荒废着,而今天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如此,通亚集团的耐高温科研基地已经由省发改委立项,进入了评审环节。用不了多久,就在山藤汽车厂的另一侧拔地而起。

不管怎么说,这是他带给高新区的新气象。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大事迹,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足够了。

然而,另一件事迟迟落实不下来。关于老城区企业外迁的事都上省常委会通过了,而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但时至今日不见下文。

陆一伟侧面打听过消息,据说章秉同和赵昆生在如何搬迁上产生了分歧,导致此事搁浅下来。另外,部分企业因利益关系迟迟不肯挪窝,试图向省里争取更多的利益。

这都是上面的事了,陆一伟管不了。最让他牵挂的,依然是菜家园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