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58(一)(1 / 4)

事不宜迟,陆一伟前往平康市。

平康市是西江省少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有文字记载以来,汉称周康,唐称平安郡,清称平康府,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平康地区,后撤地建市改为平康市。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多以武将为主。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必为兵家必争之地。地上的文物古迹大多被损毁,但地底下挖出来的宝物数不胜数。

据相关专家考证,之所以该市地下文物其多,是因为当初在此打仗的士兵战死于此,身上携带的贵重物品也就留在了平康市。其中不乏胡人等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珍奇异宝,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名噪一时。

然而,除了文物以外,似乎并没有发展所长。资源贫瘠,交通闭塞,人口稀少,地势高寒,是西江省最落后的地市,没有之一。

陆一伟因公出差来过一次,但没有久留,来不及欣赏这座古老城市的容貌。而这次来,同样没有心思欣赏,迫切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进入平康市,陆一伟丝毫不费力就找到了平康市历史文化产业园。硕大的巨幅宣传图悬挂在醒目位置,上面写着:“打造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所谓产业园,是个很时髦的产物。不知从何时起,各类产业园纷纷在各地上马,而且大有壮大发展之势。说白了,就是拿出一块地,把各类企业圈起来持续生产,和把圈养到鸡笼里产蛋是一个道理。比较时髦的有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区、文化园、科技园等等,万变不离其宗。可是,真的有用吗?

据相关资料统计,西江省基本上每个县都在圈地建设所谓的产业园区,其中,开发区最为泛滥。不管底子厚与薄,有没有企业,先把圈地把开发区建起来再说,好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政绩,至于企业是否入驻再另说。

有的地方建起开发区,压根就没有企业来,怎么办?难不倒决策者。把全县所有与企业沾边的“企业”都赶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