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九锡> 358【父与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8【父与子】(1 / 7)

平康坊,李氏大宅。

初夏的夕阳笼罩着这座青烟袅袅的庭院,亭台楼阁悉数掩映于昏黄的光芒之中,尊贵气象一览无余。

锦麟堂内,氛围颇显凝重。

李道彦望着手中盖碗里的参茶,浅浅饮了一小口,旋即将盖碗递给肃立在旁的幼孙李公绪。

堂内并无仆人,除了这对祖孙之外,便只有刑部侍郎李适之端坐下首。

“今日朝会所议诸事,你应该都知道了。”

一片冷寂之中,李道彦缓缓开口,语调略显疲惫。

今天的朝会规格比较高,李适之虽是李道彦的长子,又有刑部侍郎的官身,依旧没有资格进入文德殿。按理来说李适之不会这么快就知道朝会的内容,但是李道彦的语气很笃定,显然很了解长子的手腕和能力。

李适之没有否认,片刻之后轻声道:“父亲,陛下有些着急了。”

十四年来,天子和中枢的关系大抵处于微妙的平衡。

天子在这些年里大力扶持边军,但是基本没有插手过京军南北两衙的将领任免,这是他和江南世族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今天子先是采纳陆沉的建言,让京军和边军的中下级武将施行调换,又直接对南北两衙的权力架构进行调整,硬生生分出南衙三分之一的军权交给陆沉。

虽说因为荆国公韩灵符的出面,郭从义和王晏等人被迫低头,但是这不意味着后续便会相安无事。

陆沉能否在南衙站稳脚跟还是次要,关键在于从一年前决定北伐开始,到如今天子插手南衙军权,江南世族几乎是一直在退让。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纠葛在一起,但其中有一点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那便是李道彦身为江南世族在朝堂上的领头人,没有强硬地反对天子的决定,反而再三地选择退让。

不止是今天。

平静安宁的表象下,一些情绪正在酝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