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33章 【传媒集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传媒集团】(1 / 9)

12月中旬。

香港风暴终于平息,是高层下达的命令,停止破坏。

香港的左冷禅,已经被抛弃!

带给香港的创伤,却要一点点的开始修复。

当然有一点林志超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值不跌反增。

纺织、成衣、塑胶及玩具、塑胶花、电子产业、假发、手电筒等产业,共同组成了香港的工业。其中塑胶花、假发虽然已经衰落,但受影响的依旧是大型工厂,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香港还有大量的塑胶花、假发工厂,多以家庭式作坊存在,成本极低,将产品继续供应全球。

如果林志超是位银行家,就会用数据来说明,香港的经济依旧保持着高增长(9~10%),产值增长多少、贸易增长多少;以此可以推断,香港的地产业前景依旧远大,置业商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所以接下来,郑裕桐、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陈廷骅、陈德泰、陈曾熙等将闪亮登场,香港地产迎来新的财阀。

至于林志超所领导的长江实业集团,大肆抄底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通过林志超的分析,影响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较小。

首先,香港有两三千家‘地产商’或‘兼营商号’,较大的都有二三百家,这还是1962年的数据。林志超在这个时间吃的份额,都是那些意志不坚定,眼光不独到的置业商手中的资产;只会造成两极更加分化,但不会造成有眼光的人抄底。

其次,林志超这一次抄底后,由于旗下商业项目过多,对发展地产可能不会突飞猛进。后续长江实业集团在发展地产的规模(住宅),可能也就是前世新鸿基规模,并不会一枝独秀;加强商业项目的投资,就意味着占用更大的资金、占用时间更久,正好克制一下在发展地产商的发展规模。

最后,受最大影响的当然还是李家成,前世他可是几千万的抄底资金,再196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