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第526章 现场探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6章 现场探案(1 / 4)

冒襄趁机把一些不懂的地方向黄晓请教。

黄晓从朱由校口中得知朱由检加入了冒襄的团队,他方才知晓队伍里居然有了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冒襄。

黄晓凭着他的学识,一一解答。

冒襄触类旁通,很快就解决了他此前的难题,心中对贤王的学识当真的敬佩得五体投地。

问到灯泡的时候,黄晓犹豫了一下,“这个有些难度,这里面的灯丝还好解决,那是一种叫做钨的金属,化学书里有。”

冒襄等都是点头。

“先生,可是既然可以解决灯丝,而我们大黄庄也可以生产……”

众学子纷纷点头,也有人若有所思。

黄晓笑而不答。

冒襄突然叫道:“是了,灯丝被点亮后,会发出光热,这灯泡里若是装的空气,恐怕不妥,先生是这样吗?”

方以智也道:“而且这玻璃也应该不同,若不耐热,恐怕有炸裂的可能性!”

左懋第沉吟了一下,道:“我们用油灯的时候,灯罩上会产生黑色的烟灰,这灯丝既然会发热,会不会也产生黑色的烟尘,可是我见先生带过来的又没有这个现象,难道是我猜错了吗?”

其余学子也是七嘴八舌的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黄晓一笑、“同学们都问得好,我总体说明一下,正如冒襄所说的那样,这灯泡最早被发明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发光的时间不太长,灯丝就会被烧毁,而玻璃的品质若不够,的确也会有炸裂的危险,后来人们就改用了耐热的玻璃。”

“再针对短时间就会被烧毁的情况,有人进行了改进,把空气都抽走,使灯泡里面成为真空,这样钨丝就可以发光很久了,但因为技术的缘故,若没有抽尽,灯泡玻璃壁,就会出现黑色的情况,若里面的氧气过多,还容易烧断钨丝,导致灯泡损坏,无法使用!”

“再后来,人们发现在里面充一些特殊的气体,就可以很有效的避免这种的情况,而且使用寿命变得极长,这些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