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二十三章 史上最严殿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三章 史上最严殿试(1 / 7)

历年殿试读卷章程大致是这样的,一般由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通政、掌院翰林学士、詹事府詹事等十几个人为读卷官。

然后这十几个读卷官会聚集在文渊阁,阅览殿试试卷,大致排出名次。

然后预选出三份最好的试卷呈送给皇帝,让皇帝确定三鼎甲名次。

当然有时会在具体细节上进行微调,但大体上一直如此。

在中式举人或者叫准进士们的欢愉时光里,关于万历十七年己丑科殿试的章程,从宫中下发到了礼部,并传达给考生。

据说这些章程是皇帝钦定,与往常殿试相比,有几点不同之处。

但是这些改变,全部都是让殿试更严!

其一,于策论之外,加试八股文一篇。

——这个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其二,考题不再由内阁提供,不再提前一天印刷,而是在殿试当天,皇帝亲自翻书定题,现场公布。

——杜绝了任何提前漏题的可能性,除非皇帝想给谁漏题。

其三,负责糊名的弥封官不再用文官,改由锦衣卫官充当。而且不再让弥封官直接送卷给读卷官,中间另外设置送卷官。

——杜绝了弥封官表面上糊名,实际上能把指定人员的试卷送到某读卷官手里的可能性。

其四,所有读卷官不许去考场看答题,读卷期间晚上不许回家,全部住在礼部,不许私下里碰面,加派锦衣卫监视。

——杜绝了十几个读卷官勾连串通,私相授受的可能性。

看到这些皇帝钦定的章程,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今年这科殿试可能是史上最严殿试,皇帝似乎想动真格?

当然在焦点人物林大官人眼里,透过这些章程,他仿佛看到了一個躲在深宫里的乐子人。

旁边的周应秋问道:“你为何如此淡定?”

听到这句问话,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