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后明余晖> 第四六七章 剑指塔拉瓦;大海战的前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六七章 剑指塔拉瓦;大海战的前夜(1 / 7)

同一天,朱泠婧收到了来自大都督府海军处和参谋处联合署名的奏报。

「……战争胜负取决于野战力量,而今大洋上野战力量之核心便是航母。为达成现有方略,最为直接与有效之办法便是设法引诱美舰队。」

「……我们确信攻占吉尔伯特群岛能对美施以巨大压力,从而诱出美舰队,以优势力量予以重创,若能击沉三到四艘便可谓胜利,前景明朗。」

「……如若敌人拒不应战,吉尔伯特之塔拉瓦诸岛礁便尽落我国朝之掌控,当地砂土利于机场构建,由此屏蔽美澳联军,又可作北上攻略夏威夷之支点。」

朱泠婧相当赞同这种在她看来锐意进取的策略,而且比太上皇朱士堰更加青睐。

虽说战略决战等同于豪赌,但她认为自己输得起,而且眼下大明海军优势甚大,即便决战发挥一般也稳赚不赔。

所以…值得一赌!

周长风再一次感受到了陆权国家对于海军力量的奇妙心态,纵观大明海军迄今为止的一系列举措,总体来看都是防御姿态,即便是进攻行动也属于攻势防御战略。

而且大明决策层似乎从来没有把海军当成国之根本,并不吝惜将舰队当作消耗品——哪怕是最新锐的战列舰也一样。

他们仿佛觉得,只要海军能争取到充足的时间来让陆上势力在南洋地区安稳扎根,那么把舰队拼光了也无所谓。

别看大明海军占据了最多的军费开支,可在宏观上依旧是为陆军服务的;空军也是一样。

尤其是在航空兵力量得到证实之后,这种思维模式的钢印更加牢固——没有不沉的航空母舰,但陆地机场却永远存在,陆军和空军足矣击退一切来犯之敌。

当然,这是除了海军上层以外的决策层的心态,大明海军自己肯定不情愿被当作消耗品。

若不是推脱了太久,如今被各方催战催的紧,大明海军可不愿意主动出击,他们更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