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红楼武状元> 第15章 记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记仇(1 / 4)

窗外,秋风秋雨秋萧瑟。

窗内,小小少年贾芸,形单影只,独坐在陈旧小书桌边,为了武举自学《孙子》。

《孙子》这本兵书总共才五千余字,凭贾芸很强的记忆力,不到一天就可以将整本书都背下来,然而单单背下来可不行,还需要灵活运用。

庆朝武举中的“策”,相当于问答题,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武生不仅需要背熟这三本兵书,还需要灵活运用兵书里的内容回答策题,难度不算小。

庆朝武举中的“论”,则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题只从《论语》、《孟子》出,难度也不小。

尤其是对武生而言。

所以说,对大多数武生而言,武举内场的策论武经比外场的弓马技勇更难应付,不少弓马技勇厉害的武生都败在了策论武经中。

贾芸的前世,清朝嘉庆年间,考虑到武生多不能文,策论多不合格,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败于内场,于是废除了策论,内场考试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的一段,通常只有一百字左右。

如果庆朝现在的武举制度也是这般,那对拥有很强记忆力的贾芸来说,就再容易不过了。

但如此一来,武举的内场考试水平就会很低,武举出来的武官,会被文人很歧视,被看成是粗俗武夫,社会地位会大大降低。

庆朝现在的武举内场考试,虽然只考策一篇、论二篇,虽然策题只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论题只从《论语》、《孟子》出,好歹也是有些水平的文化课考试,哪怕文人歧视,也没道理说武举出来的武官是粗俗武夫。

……

……

贾芸认真看着《孙子》,这时,房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贾芸走过去开了门,门外站着卜五娘。

卜五娘微笑道:“娘扰到你看书了吧?我给你送一盘果子进来,马上就走。”

说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