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我在民国打酱油> 第二百四十三章、学生的分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学生的分歧(1 / 5)

暖阳当空,微风拂面,校园里游荡着春意,绿植也感受到了召唤,幽僻小径上也印上了三三两两的行人足迹。

演讲结束后的一行人,逐步迈出了礼堂,孑民先生为首,仲浦先生和汤皖居后并肩行走在校园里。

迎面走来了一群莘莘学子,他们怀里夹着书本,要赶去课堂上课,见着先生和校长在,顿时止住了步子,微微行礼。

孑民先生微笑着回礼,而后继续向前走去,若有所思的说道:

“从去年胡氏直的《文学改良刍议》一出,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讨论就一直延续到现在,期间引来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反对才是正常的,不反对反而不正常了!”汤皖嗤笑道。

“皖之,你这个话说的好,文学的讨论永远没有一个声音,北大的办学宗旨就是要不同的声音!”孑民先生继续往前走,先是肯定了汤皖的观点。

旋即止住了步子,驻足回首,看向众人,提示道:

“但是不可不顾忌一些老前辈的情绪,比如严复先生,章士钊先生,林纾先生,李石曾先生,就连吴稚辉这个人也提出了批评,就更别说你们三个人的老师太炎先生,也写信给我,委婉的表示不可冒进!”

严复先生是一个资深干革命的人士,与梁任公和康师一起干过大事情,期间更是翻译了鸿篇巨著《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的救亡图存的理论。

其作为一名大翻译家,更是对后来的翻译制定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乃是刘半夏的偶像。

其中信、达、雅分别对应的是: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译文通顺流畅;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举个例子: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一诗句为: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